第245章 鲁王实在是太穷兵黩武了!_大明鲁荒王:家父明太祖
御书房 > 大明鲁荒王:家父明太祖 > 第245章 鲁王实在是太穷兵黩武了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45章 鲁王实在是太穷兵黩武了!

  离开了造船厂,朱檀回到府上,召集鲁王卫,带上装备,准备粮食。

  兖州是他的地盘,这些都没有问题。

  除了会被锦衣卫的眼线看见,其他人有意见也不敢说。

  南京城!

  某处顶尖酒楼。

  隐秘的包厢之中,李善长正看着前来的好几位大臣。

  工部左侍郎白敏达,吏部右侍郎音韶,督察院左都御史赵南忠等好几位身居高位的大臣。

  “今日让诸位过来,是有事与诸位商量!”

  李善长穿着常服,说话时花白的胡须不断抖动。

  赵南忠面露一丝难色,倒不是他不想商量。

  而这里是天子脚下,倘若有什么问题,只怕不到两个时辰都会被锦衣卫告知朱元璋。

  “放心,诸位,已经给那边打过招呼了,诸位不必担心!”

  李善长解释一句。

  几人点头。

  “如今陛下要打高丽,纵然高丽只是小国,但现如今大明人手紧缺,不适合再继续消耗了!”

  李善长语重心长。

  如今大明在多方面都消耗了巨额的财富。

  蒙古以及诸多小国,将要开展新的贸易,刚开始的时候,必须要大明兜底。

  否则无法让那些商贾放心投入,做不大也就只能是小打小闹,还不如不搞。

  几人都很清楚。

  “所以这一战要打,但不是这个时候打!”

  李善长摇头,一副担忧的模样。

  “国公的意思是拖住?”赵南忠有些不确定的询问。

  “自然是要拖住,也不用拖太久,几天时间就足以!”

  李善长点头,目光看着几人。

  他也不想在这种事情和朱元璋争,但没有办法,当初欠下的人情却要他在这个时候还。

  “其实我最为在意的,还是功劳的问题,纵然文臣和武将的功劳分开,如今那些勋贵功劳可以说越来越多,我们反而过的不如以前,尤其是鲁王!”

  赵南忠摇头,略微感叹。

  其他几人也不由得点头。

  大明要打元国这是必然,武将出手,自然是武将的功劳,之后便是文臣出手,安定市场,搞建设,搞各种事情,都需要他们武将。

  但现在发生了变化。

  武将打下了功劳,本该由他们接手,但现在多了朱檀。

  做起事来,仿佛被人盯着,别人收好处,就是搞些小动作,都极有可能被发现。

  “现在连我们的俸禄都比以往下了三成!”赵南忠不由得埋怨起来。

  例如要修建城墙,需要招人,让百姓来做工,谁出钱,官家出钱,钱通过他们的手,到了那些负责人的手里。

  可以是商人,也可以是监工头,监工头找理由将一部分好处返回给他。

  他们就能够有很多的好处。

  例如监工头要给那些做工百姓发工资,修建完了,要发十万两白银作为工钱,然而监工头找理由只发了八万两,给他们的就有一万八千两。

  购买材料,需要花钱,找商人买,原本一万两的东西,人家说是好材料多,要一万五,这多出来的五千两同样可以落入他们的口袋。

  好处就是这么来的,且让人很难抓住把柄。

  只是朱檀的加入就一样了。

  朱檀的人就像看住他们一样,你要买的东西价格过高,人家换一家价格低,材料一样。

  别说好处了,顶多得一句夸奖,说他们做的好。

  这功劳是有了,但啥时候能够兑现啊?

  “不错,打仗,让好处都被那群勋贵得了,我等也就被口头嘉奖一番!”李善长也极为无奈。

 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国公的位置,不单单是功劳,同时也是因为当初和朱元璋是拜把子的兄弟。

  得到这些人的靠拢,也不单单因为他的话语权重,而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。

  就像当初的胡惟庸一样。

  但他不是胡惟庸,也不像胡惟庸,没有那么愚蠢,也知道现在何处,不会去犯杀身之祸。

  这次他们联手,要尽量拖住朱元璋攻打高丽。

  对于这些文臣来讲,要的就是提醒朱元璋不要忘了他们文臣的作用性。

  想要告诉朱元璋,鲁王虽然是大才,但一个人完全无法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太多的事情。

  他们也是很大的作用,而对李善长来讲,他的目的也达到了。

  李善长深知自己绝不可能阻止朱元璋攻打高丽,只能是尽可能的拖延。

  目的达到,他也放松了许多。

  几人推杯换盏,聚的也是极为开心。

  后面几日,朱元璋十分关注辽东那边,不断有士兵前来禀报边境的最新消息。

  “陛下,高丽大军已过鸭绿江,屯兵威化岛,高丽大军的前锋更是已经进入辽东边境!”

  士兵跪在大殿中央,大声将前线的情况汇报。

  朱元璋脸色阴沉,怒意十足。

  “怎么,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!”

  朱元璋声音加大,盯着一众文臣,尤其是李善长。

  这几日,关于高丽的动向,他都在关注。

  早在辽东攻下之后,他便设立了辽东都尉,将辽东进行了一个大换血。

  同时,规定以铁岭之南,是大明的地界,铁岭的东北则是高丽,西北方向则是女贞。

  这已经他很明德大方的情况下了。

  不然他完全可以将那些残余的元党,以及瓦剌还有鞑靼干死之后,统一整个地区,再去攻打这些小国。

  何须再来公布这样的话。

  但没想到,高丽这个小国却认为这是大明无力在对付他们,想要攻打大明。

  朱元璋如何能忍,他好心好意,看你们被元统治了这么久,比起当初的汉人比较,也就好那么一点。

  大家都是曾经过苦日子的,没想打来打去,而高丽不帮忙就算了,如今大明剿灭余党,对付瓦剌和鞑靼,还来乘机背后捅刀子。

  此刻众多文臣都汗流浃背了,心中也后悔,这是搞得过火了。

  他们本想告诉朱元璋,六部的重要性,文臣的重要性,并且认为高丽再怎么蠢,也不可能真打大明吧。

  没想到,高丽他真敢!

  “陛下,臣无话可说,如今高丽野心昭然,如今出师有名,该对高丽用兵!”

  李善长神色平静。

  这是他早已经想好的说辞,早在他开始拖延朱元璋出兵之时,就已经提前说过,现在也有理由。

  众臣也不由的松了口气,毕竟朱元璋的怒火,就是宰相也承受不住。

  朱元璋看了几眼李善长,心中对这个老兄弟也有些不满。

  之前他听从李善长的提议,让大明有一个出师有名的理由,直接出兵,一举灭了高丽,但没想到后面好几天的时间,那些文臣竟然也在建议他再等等。

  这不仅让他怀疑是李善长的意思,也明白这些大臣是想要让他知道,他们文臣也是有功劳的。

  “陛下,请陛下让臣带军十万,臣必定灭了高丽,让此地成为我大明的地界!”

  蓝玉上前,有些激动的说道。

  军功啊,军功总算是来了。

  蒙古那边,对付瓦剌和鞑靼,虽然也是军功,但要听朱檀和脱古思帖木儿的意见,而且是一个长久战,他就没有什么想法了。

  毕竟是个长久战,不急这一时。

  现在这攻打高丽,可是妥妥的功劳,而且还让朱元璋如此生气,若是能够灭了高丽,他的功劳肯定会再加一截。

  朱元璋闻言,沉默片刻,道:“好,蓝玉,你带军十万,这次要灭了高丽,昨日听鲁王说铁船已经完成,正好一同看看去!”

  众臣也都十分好奇,以往都是木船,如今朱檀却搞出了铁船,不知道是什么样子。

  众臣随着朱元璋一同前往。

  “父皇,十弟天马行空,不知道这大船是何模样!”

  朱标笑着说道。

  朱元璋此时也面带笑意,他也很好奇啊。

  朱檀给他写信,说要建造铁船时候,他还感觉朱檀这是想到什么新奇玩意了,没想到是个大惊喜。

  “老十这小兔崽子的确有大才,开口就让咱给他最大的战船,若是失败,让咱丢了面子,哼!”

  朱元璋说着,轻哼一声,装出生气的模样。

  “丢了面子,父皇就让十弟交钱?”

  朱标眉头微挑,揶揄道。

  朱元璋眨了眨眼,轻咳一声,正经道:“当然不是,朕是那样的皇帝?”

  朱标笑而不语,轻轻点头。

  要论天下最了解朱元璋,除了马皇后,他的亲娘之外,也就只有他了。

  只是他是儿子,不可能跟自己母亲一样说老爹。

  朱元璋也觉得尴尬,他还真这样想的。

  要是朱檀失败,就让朱檀交钱,重新修建一艘一样的战船,想要继续弄铁船,就自己出钱,他可不会批。

  他手里可不止这一艘战船,清江督那边还有小一些的战船,这一批他打算建造好后,放到海上对付那些倭寇。

  朱檀上来就要走了最大的一艘,还不给一分钱,很亏啊。

  朱标也不跟朱元璋去争执,拿着奏章看,自己的老父亲,还是皇帝,他等会真气到了朱元璋,还是他的不是。

  就像之前十弟说的那句话,您生气打了我一顿,我还不能还手,我生气还得喊你一声老爹,太不公平了。

  他又不傻,吃这亏做什么。。

  朱元璋欲言又止,也只得批阅起了奏章。

  威化岛!

  李成桂带着几万大军,一脸忧心忡忡。

  他带兵行军几天时间了,期间也有碰到明军,但没有多少人。

  不过,明军似乎看到他们就直接退走了,压根不和他们打。

  期间他也抓到了几个明军,想问问这是为什么,结果对方一脸傲气,就是他明人折磨,也压根不吊他。

  他感觉这里面有问题,却也想不出什么名堂。

  总感觉这些明军就是看他到哪里了。

  “前面就是辽东边境了,整顿一番!”

  李成桂心里不安,最终决定停下,不着急攻打。

  他总感觉自己若是攻打,只怕会后悔!

  随后,他让麾下传消息回去,打算等曹敏带人前来,一起进攻辽东,这样胜算更大。

  ……

  西京平壤!

  “荒唐,兵临城下,竟然不打?还有脸要粮草?”

  王禑忿怒的看着士兵,气的将酒樽砸出去。

  士兵战战兢兢,汗流浃背,却也没有办法,他就是负责传信的,能有什么话语权。

  “陛下稍安勿躁!”

  崔莹忽然开口,又让那士兵先退下。

  王禑有些疑惑的看着崔莹。

  “陛下,如今粮草不足,只能供曹敏一边,李成桂那里的粮草只够一天时间,他自然会要粮草,陛下命人告诉李将军,让他打入辽东,自然也就有了粮草!”

  崔莹笑着说道。

  闻言,王禑眼前一亮,当即让方才的士兵滚回来,让其带信。

  士兵快马加鞭,不敢有丝毫耽误,不过一天时间,便到了威化岛。

  “什么?大王是这样说的?”

  李成桂一脸震惊的看着士兵。

  “是,是啊!”

  士兵点头,气喘吁吁的回应。

  李成桂的脸色逐渐沉下,带着愤怒,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桌案。

  妈的!

  临近攻打,面对他这将军的提议不给反馈不说,还停了粮草,逼迫他去攻打辽东。

  “我打你大爷!”

  李成桂愤怒无比,越想越气,还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情。

  哪怕来一句,粮草不足,攻破辽东边境,抢夺粮食,他都认为这是鼓励。

  “王禑就是个蠢猪,崔莹这厮根本不懂什么打仗,不行,这样下去,倘若打赢了尚且还好,但是打输了,老子是铁定没命的!”

  李成桂一个人在帐中走来走去,不断低语,想着如何解决自己的杀身之祸!

  他很明白,他这次就算是破了辽东,等大明派兵前来,只怕也不是对手,肯定会死。

  毕竟他可是主将,而王禑是高丽的王,到时候王禑投降,并且甩锅给他,他又能怎么办,只有死路一条。

  “不行,这样必死无疑!”李成桂面色凝重,忽然脑海中灵光一现。

  造反!

  念头一除,他心脏猛烈跳动,整个人也逐渐红脸。

  如今他手握重兵,足足六七万人,这一次高丽派军十万,可以说是拿出了家底,他就带了六成。

  他只需要找个理由,说是有奸臣蛊惑,来一个清君侧,乘乱镇压王禑,在扶持一个傀儡臣服大明,他不就没事了?

  不仅如此,他还可以享受更大的权力,整个高丽都被他控制住。

  想到这儿,他猛然一咬牙,快步走出帐篷!

  李成桂快速联络自己的亲信,以断粮草为由,找好理由,开始在军中散出,同时和亲信商议该找谁寻求帮助。

  最终选定了人选。

  脱古思帖木儿,元国的最后一任皇帝,却因为朱檀活了下来,成了朱檀的人,还回到了蒙古。

  李成桂感觉自己找朱檀,多半可以成功,毕竟脱古思帖木儿这种身份都可以回到蒙古,还得到了朱檀支持,他凭什么不可以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ushufang8.cc。御书房手机版:https://m.yushufang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